江南四季如春,小小平地之中百花綻放。
這小小一地極美,風一乍吹過都會帶著芳香落英。每每有白云浮起天空,陽光嬌艷,這一片百花地都是極好極好的所在。綠油油夾雜的一片,五彩繽紛千嬌百艷的各色花朵。若說此地有著世界上所有的繁花,想必也沒有人懷疑。見到此地,想必所有人都不會對佛家所說的一花一世界再有異議。
此地超然而又隱世,雖然就在那里,但是總會被世俗所可以繞開。就如同不忍或不敢褻瀆一樣。
在此地之中居住這一個老花匠,每天只是喝茶吃飯澆水鋤泥,天天滋養(yǎng)著這繁花,畫地為牢,自成一界!
沒有人知道此地繁花長得如此之好是因為此地風水甚佳,還是這位老花匠鬼斧神工。甚至沒有多少人見過這位老花匠,就連素稱毫無信義的商賈世家們對于這樣一處人間天堂似的所在,似乎也毫無察覺一般。就連吳國王室,也如同全然不知。若是俗世不知也就罷了,但是對于那些什么好東西都想要攬入自己懷中的王侯們來說,他們不知道此處所在確實有些說不過去。但是,這就是事實,其中原因難以深究。
而這處百花地之中原來還有一個小花匠。
如今,卻只剩下了老花匠。原因是小花匠離開了,這一處只有花和草的世界。
從本意上來講,老花匠是不愿意小花匠離開的。小花匠一走,老花匠就要自己負責自己的衣食,真是糟糕不過的事。
但即使如此,老花匠還是讓小花匠離開了,還是他主動的。自然不是認為這百花地不夠好,只是有些人會有他們該有使命。當命運的使者來訪時,再多的拒絕也沒有結果。反正老花匠算是看開了,也愿意作為這花泥之一。兒孫自有兒孫福,兒孫自有兒孫禍。更何況,他并沒有后代,只有一個算半個后代,半個徒弟的小花匠。
五行亂命!老花匠只是微微想了想就不再想了。
向來只有五行真子顯世,這忽然出現(xiàn)的五行亂命究竟有預示著什么?老花匠不甚清楚。
小花匠叫弱水,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孩。本是水行真子,卻和木行尤為親近。她說她能聽見植物說的話!
老花匠看不清的未來還有很多。曾經(jīng)的驚鴻一瞥如今也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。比如那帶著一雙奇異眼睛都樊蓮,比如那叫業(yè)火的身背玉皇石刀的少年。在老花匠曾驚鴻一瞥的未來之中,他們可不曾出現(xiàn)!
一曲江水東流去,此刻江畔的少年少女正悠閑地小憩著。
身著一身清裙的少女弱水胡亂將腳丫伸入清清的江水之中踢踏著。她摘下一葉柳哨悠悠吹著,一曲算不上太過驚艷,只是如風般悠揚的樂音徐徐入風遠去。江水之畔,波浪撫慰著青青水草微微蕩漾著。
有些憨厚的少年,業(yè)火,此刻卻在江畔蹲著,洗著那一把石刀。他一路跟著樊蓮出了山林。這世間值得他珍視的東西并沒有,或許只剩下這把冥冥之中親昵他的石刀了吧。少年澆水洗著石刀,笑容憨厚而滿足。
樊蓮盤坐在一株柳樹之下,正對著江面,閉著眼。她穿著一身暗淡素衣,一張本來頗為養(yǎng)眼的容顏也歸于平凡。她迎著徐徐微風,滿頭青絲隨柳條一樣飄揚。她并不說些什么,心中卻想著那一句“強求非緣”。她無比確定,那在故京遇到的少年就是他佛門之中的有緣人,但是這一份緣分究竟要何時到來呢?
樊蓮心中有些不靜。臉上表情卻無比靜穆。似乎這表情,可以慢慢平復她的心緒一樣。強求非緣,既然如此,那就隨風隨緣吧。佛門之興衰存亡,亦不要去多想了。空無寺是否要最終歸于空無,樊蓮不止一次這樣想到,雖說不愿,但也有些無能為力。即使真的尋到了有緣人,樊蓮也不清楚他能在這樣一個時代怎樣拯救佛門。
南國的風慢慢北上,春天在漸漸到來。江畔楊柳已抽青,徑旁桃李已含苞。春天如一拂袖,無聲來過,染變顏色,悄然離去……
故京書院,后方的功德林之中。無數(shù)青蒼松樹屹立,筆直如圣人脊梁!
在重重蔭蔽之下,李生盤膝而坐。在他身旁一段距離的地上,隨意擺著那把劍。他又新雕了一個劍鞘,不同上一把灌注太多殺意,這把劍鞘則有許多隨意但寫意流暢的瀟灑紋路。刻紋如龍蛇游走間,竟絲毫不逾矩!
當初一素古板嚴苛的安平子初見這把劍鞘時也不禁嘖嘖稱奇,如此算是有些認可了江云的眼光。
李生現(xiàn)在正在有些濕潤的地上坐著,看著一般古籍。
這本書講的是有關五行本源的,是修煉時代的一本難得的大道真言,如此也可見書院底蘊。可惜,如今卻沒有什么用了,只剩下僅供參考的作用。但是李生還是樂此不疲地翻閱著。他可忘不了,第一次聽到“五行”這個詞語時內心的悸動,就如同某種命中注定的呼喚一般。但是他翻遍書院的書樓,卻始終找不到“五行亂命”這個詞語。
李生相信,當日聽到的那人說的話并不是無的放矢。但是五行亂命又是什么呢?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似乎淺顯易懂,但是只有這些嗎?
李生找不到,反倒是日復一日的閱讀讓他渾身養(yǎng)成了一種難明的氣度。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多月,但是這份氣度已經(jīng)成了雛形。李生不知詳細,卻樂于身在其中。如今這種生活,他很喜歡,果然他是應該來書院讀讀書的。
但是李生也知道,這樣的生活不可能永恒。不然江云為何要遠走?
但是,有此刻不是已經(jīng)足夠了嗎?
李生什么也不想,只是沉浸在書中描寫的世界??上?,這個時代再也不能讓人打破生命的桎梏了。好在,真正求道者的所求倒是不必那么“功利”。那條吾往之路,是否看得清又有何礙呢?只需地一直往前走便是了。
江云背離了那孤獨戰(zhàn)旗飄揚的海岸,一路南下。她看過了海,遼闊浩瀚孤獨寧靜……
她轉身離去,此去向南。至于國界之分,她并未放在眼中。至于為何向南,無非想看一下“巨龍入?!睍呛蔚葔验?。作為東方第一大江的龍江,自九天西地群山而下,一路奔行,終回大海。作為前人又懼又畏,又愛又恨的龍江,穿行風云河山千萬重,直入瀚海深淵百十層,卻是當去一觀的。
至于那一座與軒轅一脈似有瓜葛的劍山,盛產(chǎn)茶葉的如棋丘陵,善于鑄造的工匠,精巧機關的墨家……一樣是值得一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