庾獻自然不會蠢到和董卓一樣。
他當(dāng)即不咸不淡的說道,“荒唐。擾龍宗還不知道是哪個推出來的替死鬼,他自己可憐,妻兒更是無辜。這件事就此算了,他的家眷不予計較,而且準(zhǔn)予他們給擾龍宗收尸安葬?!?p> 庾獻連打帶消。
首先把自己殺擾龍宗的事情,向陰謀論的方向引導(dǎo)。就算這惡名摘不掉,起碼也得虛擬出另外一個黑手,來和自己分擔(dān)惡名。
他這么一說,不但讓朝臣們?nèi)巳俗晕?,?dān)心被董卓誤會,而且還相互懷疑起來。
畢竟推出棋子試探風(fēng)向的事情,是政治上慣用的手段。
如此一來,董卓自身的惡名就被稀釋淡化了不少。
而且董卓禍不及家人,還準(zhǔn)予收尸的態(tài)度,明顯讓他們少了不少恐懼。
至少這董卓看起來,是有底線的。
周毖臉色微變,沒想到自己這一招不但沒起到作用,反倒為自己招來不少痛恨的目光。
不過周毖這樣的謀士,顯然最是擅長抓住機會的。
董卓雖然不知為啥腦抽成了白蓮花,但卻可以趁這個機會,推動自己籌謀已久的方案。
周毖一臉感佩的說道,“想不到相國如此仁義,下官佩服不已?!?p> “下官還有一事,關(guān)東諸州、郡經(jīng)歷了黃巾之亂,早就殘破不堪。之前為了酬勞功臣,任命了不少地方豪強為官。如今關(guān)東豪強并立,一個個借口盜賊阻路,不但截留了應(yīng)該送給朝廷的賦稅,而且在地方為患,已經(jīng)有尾大不掉之勢。下官之前給了相國一份名錄,都是貞烈之士,還望相國斟酌量用?!?p> 說著,還不斷給董卓打眼色。
——大佬,都是自己人。
庾獻聽了呵呵。
這家伙果然還要繼續(xù)給自己挖坑。
庾獻一扭頭,看了看站在旁邊的李儒,“文優(yōu),周尚書舉薦的名錄,你還記得嗎?”
郎中令李儒作為董卓的智囊和女婿,基本上承擔(dān)了董卓幕府的角色。
不管是公文還是瑣事,都由他打理。
李儒想了想,直接當(dāng)眾說道,“周尚書和伍校尉等人,聯(lián)名舉薦了不少在野賢達。其中名聲最盛的五人為蔡邕、荀爽、陳紀(jì)、韓融、申屠蟠?!?p> 庾獻聽了心里有點犯嘀咕。
除了蔡邕他聽說過,其他的都一頭霧水。
他直接問道,“文優(yōu),你來給滿朝文武說說,這些都是何人?”
聽了董卓此言,底下朝臣們都是一陣無語。
——就特么你不知道。
李儒顯然也覺得董卓這樣有點不要臉了。
他輕咳了一聲,“恩相,這些……,都是名滿天下的人物。章帝、和帝以來,天下出了不少清高而有德行的人。其中鐘皓、荀淑、韓韶、陳寔四人尤為拔群,被稱作潁川四長?!?p> “這荀爽就是荀淑的兒子,陳紀(jì)是陳寔的兒子,韓融是韓韶的兒子。至于蔡邕、申屠蟠也都是才學(xué)過人之輩。這些人都未能顯用,倒是一件憾事?!?p> 好吧,庾獻服氣。
大都是牛逼人物的兒子們。
不過漢朝為官,首先看的就是血統(tǒng)。
不然也沒有五世三公的楊家,和四世三公的袁家這種說法。
再比如說,那個純菜逼孔融,就照樣混的風(fēng)生水起。
這是這個時代的潛規(guī)則,庾獻當(dāng)然不能打破。
他故作喜悅的說道,“好,都是忠良之后,理當(dāng)延請入朝?!?p> 周毖和伍瓊聞言,目中露出喜色,相互對看一眼。
誰料董卓話鋒一轉(zhuǎn),向李儒問道,“文憂,既然你都知道的清楚,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議?”
李儒接到這份密奏之后,顯然也做了一些功課。
他對庾獻說道,“恩相,這些人雖然名頭甚大,但都已經(jīng)六七十歲了,各個精力不濟。不如放些閑職,安置了便是。也能表明朝廷尊老之意?!?p> 庾獻一聽就笑了。
這李儒辦事還是太直白了些。
庾獻要是不知道這幫家伙是老頭也就罷了,一聽說一個個都六七十了,庾獻這還有什么擔(dān)心的。
他當(dāng)即斥責(zé)道,“你這是什么話,既然是被埋沒的賢良,就算坐不上三公位,九卿之中總該有他們一席。再說,這天下兩千石的官位甚多,難道沒有可以讓賢才人盡其力的地方嗎?我打算任命荀爽為廷尉,陳紀(jì)為少府,韓榮為大鴻臚。至于蔡邕和申屠蟠,我打算任命為侍中?!?p> 李儒聽了庾鮮的安排當(dāng)時就驚了。
這可都是極為重要的實權(quán)部門啊。
一旦被這些人掌控了……
李儒想到這里,忽然一怔,等一等。
以自己老丈人的惡劣品行,他莫非是想把這幫老頭耗死?
李儒越想越對。
這些部門各個都是事務(wù)極為繁雜的地方,就算是年富力強的人物擔(dān)任這些職位,都要謹(jǐn)慎小心,何況是一幫老頭。
恐怕用不了多久,就得各個油盡燈枯了不可。
李儒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,不過他也提醒了一句,“恩相,按照大漢的慣例,他們這些人雖然有賢名,卻也難以驟得高位?!?p> 庾獻想了想,笑道,“這好辦,到時候你一前一后發(fā)兩道圣旨,先任命他們?yōu)閮汕?,或者諸王國相,隨后再改任現(xiàn)在的官職。”
歷史上董卓的確就是用的這種火箭提拔的方式,簡單粗暴的把要提拔的人,履歷搞的十分完美。
蔡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,“舉高第,補侍御史,又轉(zhuǎn)持書御史,遷尚書。三日之間,周歷三臺。遷巴郡太守,復(fù)留為侍中?!?p> 依靠著這樣一級一級的火箭躥升,不少人從一介白身,輕易的成為了朝廷大員。
周毖和伍瓊等人見董卓如此輕易的,就把自己舉薦的人才,放在那么高的位置上,一個個歡欣鼓舞。
在他們看來,后面的人選,就更容易通過了。
就連那些無關(guān)的朝臣,見到董卓大力簡拔士大夫,也都覺得亮瞎了狗眼。
見李儒忙著整理材料沒有說話,周毖和伍瓊主動進言道,“相國,除了這些在野的賢才,還有不少有才華的官員幽滯,不能顯用?!?p> 庾獻微微一笑,知道今天的戲肉來了。
他不動聲色的問道,“哦?不知道還有哪些忠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