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賽花等人聞聽金軍要再次南下中原,各個皆面露喜色。在他們心中,早就應該跟金軍決戰(zhàn)了。
自從宣和二年西軍開始南征方臘開始,如今已經六、七年了,當初種師道就多次表明未來必定要跟北方強國一決高下,然后種師道就率領諸將再造乾坤。去年金兵入寇是一個機會,可是當時華夏軍主力還在西方,錯過了跟金兵較量的機會,當時華夏軍的留守部隊跟金人較量了一番,雖然敗多勝少,還損失了種師中、王進等西軍元老,但是跟金軍的較量中折賽花在太原府也斬殺了完顏宗翰,韓世忠則取得了黃天蕩大捷,這些戰(zhàn)績擺在那里,華夏軍諸將都覺得這一場大勝就在面前了。只要擊敗金軍,這天下就要改朝換代,而華夏軍諸將也就都是開國元勛了。
折賽花道:“爹爹,我與金兵在太原交戰(zhàn)多次,這金兵雖然強盛,但也并非不可勝也,只要我軍上下齊心,運籌得當,天下誰還能擋得住咱們這些百戰(zhàn)雄師!”
種師道一聽滿意的點點頭,他捋這自己已經逐漸變黑的胡須滿意道:“我兒說的有理,不過諸公休要懈怠,這次出征要求全勝,這是關系我中華民族命運之大戰(zhàn)也,還要小心為上。這糧草準備如何了?”說著,他看向了張叔夜。
張叔夜如今是文官之首,事務繁忙,多虧李良嗣到來分擔了他一些工作,但是他也沒有清閑下來。西北缺糧之事一直沒有徹底解決。好在通過各種渠道的籌集,現在軍糧還算是充足。
張叔夜道:“殿下放心,如今儲備的軍糧夠10萬大軍5個月所用,這還不算打下來的秋糧?!?p> 種師道長出了一口氣,道:“既然如此,就讓各路人馬向潼關集結,只等金人南下,咱們就出潼關東征!”
張叔夜道:“殿下,咱們東征重要發(fā)個檄文,做到名正言順才好。”
吳麟道:“這抗金兵、除奸佞,再造乾坤就是最好的理由?!?p> 如今華夏軍武將都已折賽花、吳麟為首,張叔夜不能把折賽花怎么樣,但他是看不起吳麟這種武將的,張叔夜心中暗道:在朝廷很多官員眼中,華夏軍就是奸佞。
張叔夜臉上微微露出一絲不屑,但是并沒有跟吳麟辯論,而是看向種師道。
種師道知道張叔夜的意思,他想了想道:“中華歷史4000年,改朝換代之事不少。如漢替秦、唐代隋,皆因前朝昏君佞臣當道民不聊生也,此為亡國也。唯獨五胡亂中華與眾不同,異族入主中原,中原人被當成豬羊一般任人宰屠,幾乎亡族滅種!此乃亡天下也。天下乃人人之天下,有德者居之,無德者失之,實乃天道也。然亡天下則可讓宗廟斷絕,文字消失,國人盡成亡國奴矣,此等慘狀斷斷不可再現也。今北國強兵南下,是為亡天下之征兆也,世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!我華夏子弟應順天應勢,共守家園,驅逐韃虜,重建中華!”
種師道借用了后世諸多典故侃侃而談,聽得張叔夜熱血沸騰,道:“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,好一個驅除韃虜,重建中華!此乃天道也,我華夏軍順應天道,自可百戰(zhàn)百勝。殿下這篇檄文文一出,更勝百萬大軍,天下學子、億兆百姓無不歸心?!?p> 說到此處張叔夜激動的跪倒在高聲道:“華夏王萬歲!萬萬歲!”
張叔夜等文臣雖然加入了華夏軍,但大多數都是被迫加入的,絕大多數讀書人都認為宋朝廷為天下正統。所以包括張叔夜在內的很多文官都有一種自己是亂臣、貳臣的心里壓力。如今種師道檄文一出,這天下興亡“匹夫”都有責,何況他們這些飽讀詩書的有識之士呢,再加上驅除韃虜,重建中華,讓張叔夜覺得自己更加“高尚”起來,這才是張叔夜激動下跪的原因。
種師道這些話軍機處諸將大體聽懂了,但是他們沒有張叔夜那般激動,因為他們早就想造反,然后成為開國功勛,享受榮華富貴了。此時將張叔夜跪地山呼“萬歲”一時之間竟然不知如何時候。他們相互看了一眼,也就是跟著跪了下來。
種師道看著匍匐在地的諸人心中涌出一股自豪感,自從穿越以來,歷經千辛萬苦今日總算是大功即成。
種師道面帶笑容道:“諸公請起,這稱號不在一時??傄獜氐讚魯〗鸨藕?,都起來吧?!?p> 眾人聽后紛紛起身,種師道說道:“剛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說,由張叔夜負責,尋李侗、朱道榮、伊斯馬爾等人共同潤色,形成檄文,刊印天下!”
張叔夜道:“殿下放心,臣自會安排。”
種師道借著道:“戰(zhàn)事一開,京兆府和潼關就成為大后方。潼關最為重要,進攻可取中原各地,退可守關中平原。此咽喉之地,需要重將把守,此地便有吳玠、朱五駐守,率軍2萬,作為預備度,接應東征大軍?!?p> 本來守城就是吳玠的強項,這潼關重地自然由他守衛(wèi),這并不意外。于是道:“王爺放心,有末將在,定然保潼關無憂?!?p> 朱五多少有些不樂意,他寧愿去前方拼殺,也不想留在潼關。不過種師道既然發(fā)話了,自己也不好說什么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,道:“王爺,下官有一事奏報?!?p> 種師道說道:“那你說吧?!?p> 朱五道:“下官與吳將軍守衛(wèi)潼關自是沒有問題,但是如果真需要我們出關接應,還請王爺配一員副將給我?!?p> 朱五的意思是前方如果真的不順利,需要出關接應大軍。自然要吳玠守衛(wèi)潼關,自己帶兵接應大軍,這時候要有一人給他打下手,才好高效用兵。
種師道一聽說得也有道理,可是他一時又想不起來派誰給朱五,畢竟所有將領都是愿意去東征建功的。想來想去,他對朱五道:“你有沒有可推薦之人?!?p> 朱五道:“臣推薦高寵為守衛(wèi)潼關副將?!?p> 高寵本是戴罪之身,高懷遠戰(zhàn)死的時候親口求的種師道赦免了高寵的罪過。自從西域征戰(zhàn)回到延安府后,高寵也就是賦閑在家了。高寵自然不愿意這么沉淪下去,也到處尋找門路。
高懷遠在西軍中威望甚高,高寵在高懷遠的庇護下也就成了“二世祖”,他平日心高氣傲在西軍諸將人員并不甚好,所以求到原來西軍老人之時,大家也就虛與委蛇、敷衍應酬而已。這讓高寵非常喪氣。
后來高寵求到了朱五門下,朱五不是西軍老人,雖然進入了軍機處,但是在軍機處中地位最低,而且西軍老人都對他多有輕視,再加上他朱五進入軍機處后也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,因此他感覺自己被華夏軍將領逐漸的邊緣化了。高寵的遭遇讓朱五覺得跟自己有些同病相憐,所以答應有機會推薦一下高寵。今日種師道詢問朱五人選,他便做了這個順水人情。
種師道看了看其他幾人,道:“高寵也找過你們吧!”
折賽花道:“爹爹,這高寵找過孩兒,我看此人眼高手低,紈绔子弟也。與高懷遠相差甚遠,怕難成大事?!?p> 種師道有看了看吳麟,道:“你看呢?”
吳麟道:“臣同意安國郡主見解。不過高寵畢竟西征見過一些陣仗,比當初歸義城子弟強了不少,至于如何使用,還需王爺乾綱獨斷?!?p> 種師道也覺得高寵雖然比起高懷遠差距不小,但是畢竟西征過,也見過市面,雖然犯過錯誤,但是那也是年少輕狂所致,既然能找軍機處諸將走動,說明還是想建功立業(yè)的。(見三零八物競天擇)
想到此處,他點點頭道:“高寵是個孩子,誰也難免犯錯,就跟著朱五聽用吧。朱五要嚴加管教,讓他多向其叔父學習,若能為國立功,本王定不吝賞賜?!?p> 朱五躬身道:“王爺英明?!?p> 種師道借著布置道:“戰(zhàn)事一開,還是讓阿桑奇和林沖為先鋒,凌振的神機營和種世龍、種世虎的陷陣營跟進,大軍要迅速開往前線。另外,王定六要盡快傳書給太原的王稟,讓他務必守衛(wèi)太原1個月,等候大軍來援。再想辦法給他送一些火器過去,只要太原不丟,咱們這盤大棋就活了。”
王定六道:“王爺放心,我親自跑一趟太原府?!?p> 折賽花也道:“這個王稟守城還是有一套的,請王大人囑咐他,不可出城與金兵野戰(zhàn)?!?p> 種師道知道歷史上王稟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守衛(wèi)太原200多天,后來城破不降,力戰(zhàn)而亡,倒也是一個英雄人物。如今他只要王稟守衛(wèi)太原30日,只要拖住金兵,他就有信心在太原城下重創(chuàng)金兵。
種師道點了點頭道:“安國郡主所言甚是重要,你要務必將安國郡主的話轉達給王稟?!?p> 王定六道:“王爺放心?!?p> 種師道此時環(huán)顧了一下左右,道:“自宣和二年,爾等一直抱怨本王總是隱忍,如今時機到了,我們亮劍出鞘,重整乾坤!”
眾人齊齊施禮,道:“王爺圣明?!?p> 隨后,種師道一華夏王的名義一道道的命令就發(fā)了出來,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檄文也廣為散發(fā),這個西北開始了戰(zhàn)爭的總動員,一場關系到中原命運的大戰(zhàn)將拉開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