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歷史

大都督呂蒙

第018章 擁兵八千

大都督呂蒙 春風隨緣 2060 2022-04-06 18:33:44

  臣服的兩位軍司馬,一個是衛(wèi)溫,一個是諸葛直。

  都是非常年輕的將領,也與江東本地世家沒關系。

  呂蒙對這二人有印象,一直到二十年后,這兩人還活在江東,作為中層將領,無大才也無大過,矜矜業(yè)業(yè)著。

  在呂蒙的印象中,這兩人受孫權所命,多次出海探索東南一帶,只是呂蒙重生前還沒什么實質(zhì)的收獲。

  他們與呂蒙一樣,其實都屬于江北投靠過來的,是屬于淮泗集團的一員。

  作為曾經(jīng)的淮泗集團老大,呂蒙天然就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和信任。

  只是目前,淮泗集團還沒有形成統(tǒng)一的勢力。

  會稽之圍既然已經(jīng)解除,功曹虞翻和郡丞顧雍,便從城里運些糧草,幫助穩(wěn)定六千大軍。

  看著唯一被斬殺的那位軍司馬的尸體,顧雍想發(fā)難,但被朱桓制止了。

  呂蒙當做沒看見,收了糧草后帶兵再退五里,來到丹徒山之下。

  孫暠留下的這六千人,說是精兵,但卻是良莠不齊,不符合呂蒙的心意和標準。

  孫權的處置還沒下來,但呂蒙就得先整頓這六千人,防止這些人不受控制、防止出現(xiàn)兵變。

  還給孫暠是不可能了,今后孫暠還能否有機會出門都是問題。

  現(xiàn)在打散他們,也不太可能,因為還需要繼續(xù)去烏程縣平定山越動亂。

  原本最有可能接手這六千人的會稽校尉,因?qū)O暠之事,不死也得脫層皮,官位也不可能還保得住。

  逼反了宗室大將,這罪名,他承擔不起。

  至于交給宗室孫姓其他人,那也不可能了,孫權正想著削減宗室執(zhí)掌的兵權呢!

  他的那些叔伯和堂兄弟們,是跟著孫策打下了江東六郡,心里對孫權可沒多少敬重。

  程普、韓當這些老將們,以及外戚徐琨,本來就有不小的兵權了,再給他們加兵,那就又是一個周瑜或者太史慈。

  從朱桓、衛(wèi)溫、諸葛直這三位軍司馬中提拔,也不可能了。

  朱桓雖然有能力,但他是江東四大世家之人,兵權是萬萬不能給太多。

  而衛(wèi)溫和諸葛直,能力還不夠。

  于是,呂蒙因平定宗室叛亂有功,順理成章,在五日后接到了孫權的調(diào)令,命令呂蒙接手這六千軍隊,領會稽都尉職責,維護會稽治安、征討會稽郡的山越。

  會稽郡,是一個特殊的地方。

  以前孫策領會稽太守,孫策人在會稽,但實權都給了郡丞顧雍和功曹虞翻。

  如今,孫權繼位,也領了會稽太守。

  但孫權繼位后,很快去了吳郡,把會稽完全交給顧雍和虞翻這些世家大族。

  顧雍雖然還是郡丞,但領太守一切事。

  可惜,孫暠一事,孫權察覺到什么,但又不好翻臉。

  正好把參合進來,立了大功的呂蒙,提拔成會稽都尉,制衡顧雍。

  而且呂蒙的這個都尉,不但有一千郡兵,還有孫暠那里多出來的六千軍隊,權勢在會稽,已經(jīng)超過郡丞了。

  至于為孫策守陵的事,孫權沒提,那必然還得呂蒙擔著。

  留下親衛(wèi)成當帶著三百親兵以及孫尚香的三百女兵守陵。

  派親衛(wèi)宋定領四百親兵進會稽郡城統(tǒng)領一千郡兵維持治安以及調(diào)運糧草。

  呂蒙帶著朱桓、衛(wèi)溫、諸葛直三位軍司馬,在丹徒山開始重新整頓那六千士兵。

  在山頂擺好兩千人吃喝的肉食,六千人從山底出發(fā),先到先得!

  挑選體力最好的兩千人,呂蒙親自統(tǒng)領。

  朱桓、衛(wèi)溫、諸葛直三位軍司馬,每人帶著自己的三百親衛(wèi),再挑選一千人,各自統(tǒng)領。

  余下一百素質(zhì)最差的人,呂蒙直接發(fā)配到宋定那里,成為了守城郡兵的一員。

  呂蒙原本有一千精兵,這次孫權大方把孫暠那六千兵全給了呂蒙,再加上一千會稽郡城防兵,總共八千兵,全部受呂蒙調(diào)遣。

  因漢末戰(zhàn)亂,各路諸侯都以都尉(郡尉)代校尉職,表奏朝廷得到朝廷冊封的,才可以稱校尉。

  但在各路諸侯那里,誰在乎這個,拿到手里的權利和兵力,才是真實不虛。

  呂蒙還只是校尉級別,卻有了中郎將級別的兵力。

  呂蒙為何能從擁兵一千的別部司馬,一躍成擁兵八千的校尉,聰明人都知道。

  那不是因為此次快速平定了孫暠之亂,而是擁立孫權繼位之功!

  當初江東文臣們?nèi)繐砹⑷訉O翊,而武將都沒表態(tài)。

  但孫策卻堅定得把位置傳給了孫權。

  事后,人們從服侍孫策的親兵那里得知,是呂蒙前后兩次極力為孫權說話,才讓孫策傳位給孫權。

  并且,人們還聽說,也是呂蒙,設計試探周瑜,才讓周瑜和孫權打消了隔閡,徹底鞏固了孫權的統(tǒng)治。

  于今,呂蒙在孫暠叛亂的戰(zhàn)爭中立功,并且表現(xiàn)出強大的個人勇武和練兵統(tǒng)兵能力,那么得到提拔,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
  此時的江東,看看手握重兵的大將有哪些。

  最精銳的兩萬水軍,在水軍都督周瑜手里,屯扎在鄱陽湖附近,防備著江夏黃祖。

  在孫策遇刺前,周瑜便是中護軍。孫權繼位后,周瑜成了名副其實的水軍都督,并且冊封了一個鄱陽龍君的名號。

  于今正在鄱陽湖訓練水軍,并且聽從呂蒙的建議,召集大量工匠改造戰(zhàn)船。

  董襲、凌操、蔣欽、徐盛為周瑜手下水軍大將。

  最精銳的兩萬山地作戰(zhàn)士兵,在太史慈手里,駐扎在豫章和廬陵地區(qū),防備著荊南的劉磐和黃忠。

  太史慈被冊封為西海龍君,如今在山里收編山越軍民,向著更南、更西邊慢慢拓展。向著他的西海進發(fā)。

  再接著就是督軍中郎將徐琨,名義上統(tǒng)兵兩萬,駐扎在吳郡,護衛(wèi)在孫權周圍。

  但徐琨的兩萬兵,卻又被程普、黃蓋、韓當三位老將軍還有呂范,一人分走四千,徐琨自己能親自指揮的也只有四千。

  而且孫權身邊還有周泰、朱然、潘璋、陳武、宋謙幾位未來的大將護衛(wèi)著。

  然本排在第四位的,是孫權的堂兄孫暠,領兵六千,鎮(zhèn)壓在會稽郡。

  但孫暠被世家大族帶到陰溝里,稀里糊涂帶兵圍困會稽,形同謀反奪權,最后迷途知返意識到自己的危險,帶著二百騎兵跑回老家,找孫靜庇護去了。

  孫暠的六千兵,如今落在呂蒙手里。

  朱桓以及衛(wèi)溫、諸葛直三位司馬,如今聽命在呂蒙麾下。

  排在第五位的,是如今的護越中郎將賀齊,在會稽、豫章、丹陽三郡交界處征兵、練兵,如今可用兵力不足五千。

  最后并排的幾位,便是丹陽太守吳景,吳郡太守朱治,豫章太守孫賁,廬陵太守孫輔,廬江太守李術。

  他們手里有兵,但只是一兩千郡兵,戰(zhàn)斗力都比較低。

  傭兵八千的呂蒙,其中一半還都是精銳的百戰(zhàn)精兵,這一下,呂蒙便成了讓人不可小覷的領兵大將。

  但呂蒙沒有輕舉妄動。

  他心中有許多行動想早點完成,但現(xiàn)在的時機并不成熟。

  首先就是這新得的六千士兵以及一千郡兵,呂蒙并沒有完全掌控他們。

  這不是新兵,沒那么好收服,得徐徐圖之、慢慢攻心!

按 “鍵盤左鍵←” 返回上一章  按 “鍵盤右鍵→” 進入下一章  按 “空格鍵” 向下滾動
目錄
目錄
設置
設置
書架
加入書架
書頁
返回書頁
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