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歷史

家兄秦始皇

011、讓異族來給我挖煤

家兄秦始皇 木小英 2080 2022-05-09 19:00:00

  中國古代有一個典故。

  說的是,有一年天底下發(fā)生了罕見的旱災,糧食絕收,天下大亂,百姓沒有糧食吃,只好扒樹皮、挖草根充饑,因此很多人都活活餓死。

  這個消息被傳到皇宮之中,皇座的主人晉惠帝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后,大為不解,問道,“既然百姓們沒有米飯用來填飽肚子,為什么不去喝肉粥呢?”

  無獨有偶,西方也出現(xiàn)了一位高貴的皇后,在聽到農(nóng)民沒有面包吃時,問出了和晉惠帝相似的問題,她問,“既然大家沒有面包吃,為什么不吃奶油蛋糕呢?”

  蒲鶮自然沒有聽說過這兩個未來才會發(fā)生的事情,但這不影響他理解其中的道理,在此時他的眼中,成蛟就是晉惠帝和那位公主一樣的角色。

  “長安君,有沒有那么一種可能,涅石比木柴要貴很多?”

  成蛟是一個穿越者,哪怕?lián)碛兄F(xiàn)代思維他也不是神,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,聽到蒲鶮的這句話,他猛然驚醒,自己犯了一個重大的認知錯誤,思考問題脫離了實際。

  從前身那里繼承來的記憶不難知道,雖然這個時代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了涅石,但高昂的開采成本相比于遍地都是的木材讓煤的實用性是極低的。

  如果連最便宜的木頭都用不起,那又如何用得起數(shù)十倍價錢的煤呢?

  不僅如此,相比于木炭乃至普通的木頭,沒有經(jīng)過處理的煤塊,極易引發(fā)中毒,要知道,這個年代用得起煤的多是貴族,他們住的房子可不像平民那樣四處漏風,導致用煤取暖并不被青睞。

  也正是因為燃燒煤會產(chǎn)生毒氣,這也讓煤在這個時代的應用,除了蒲鶮所說的做成涂眉毛的化妝品黑脂,還有一種戰(zhàn)爭用途,這在墨子備穴一篇中有著詳細的記載。

  備穴,顧名思義,是關(guān)于穴洞的戰(zhàn)爭論述,換句話說,就是墨子講該如何打地道戰(zhàn)。

  禽滑釐(li)本是儒家弟子,后來遇見墨子后,被他折服,于是棄儒從墨,成為了墨子的大弟子。

  有一天,他突發(fā)奇想,問墨子說,“如果一個特別擅長攻城的將領(lǐng)通過挖地道的方式進攻,該如何防御呢?”

  墨子回答道,可以在城中建立高臺,觀望敵軍是否大量挖掘土地,特別要注意最近堆砌出來的泥土是否泥濘帶有泥水,如果是,那他們很有可能在挖掘地道。

  接下來,墨子又講明了如何辨別地道的方向,他說,可以在城中靠近城墻的位置挖井挖到足夠深,然后命令陶匠燒制肚大口小的壇子,大小能容納四十斗以上,用薄皮革蒙緊壇口放入井內(nèi),派聽覺靈敏的人伏在壇口上靜聽傳自地下的聲音,便能確切地弄清楚敵方隧道的方位,然后挖隧道與之相抗。

  墨子接下來詳細的講述了地道該如何挖,而防守一方又該如何利用地道對敵,他特別強調(diào)了一點,要時刻關(guān)注挖隧道時的聲音,當敵人的隧道與我方的即將相通之時,要派勇武之人端上屎盆子等他們,一旦打通就潑灑出去,降低敵人的攻擊力。

  墨子還有更加陰險的計策,那就是在地道中提前布置好火爐并裝設風箱,火爐里便裝上涅石,也就是煤,用燃著的木炭作為引燃劑,一開始蓋好并封上爐子,不讓煙氣外泄,等敵人的隧道和我方的相通之時,我方士兵便立即后退,打開并點燃火爐,同時用風箱向通道里鼓出煙氣,熏死對方。

  雖然這樣的地道戰(zhàn)很不地道,但也充分說明早在墨子時代,人們已經(jīng)充分認識到,最起碼墨家就充分認識到,煤可以燃燒,但會產(chǎn)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氣體。

  對于普通平民四處漏風的土屋,燃燒生成的氣體有害無害不要緊,重要的是能夠在刺骨的冬天里帶來一絲溫暖。

  可問題就在這里,相比于后世,現(xiàn)在開采煤太過困難,成本過高還很危險。

  確實如此,成蛟虛心的向蒲鶮討教了相關(guān)的情況后,得出來這么一個結(jié)論。

  他緊緊的皺著眉頭,一旁的蒲鶮也不敢打擾,只是靜靜地陪著他,直到趙奴走了進來向蒲鶮匯報家里準備的物資都被秦軍搬走了。

  成蛟盯著趙奴,眼中發(fā)出了光。

  趙奴是奴隸。

  要知道直到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前,中國一直是奴隸社會。

  奴隸的來源有幾種,最主要的是兩種,一種是違了法犯了大錯被貶為奴隸,一種是戰(zhàn)爭失敗后被擄為奴隸。

  包括后來建設長城,休整馳道,秦始皇所用的絕大多數(shù)人也都是奴隸,對此,成蛟自然可以借鑒一下。

  采煤不是困難嗎?讓奴隸上!

  采煤不是危險嗎?讓奴隸上!

  當然,在成蛟的心中,同為炎黃子孫,他是不忍自家人成為奴隸的。

  那奴隸從何而來呢?

  成蛟四周極目望去,

  先是東方,他的目光越過了山東六國,大海的那邊還在過家家。

  再是西方,他的目光越過了咸陽宮殿,大漠的那邊還在亂哇哇。

  又是南方,他的目光越過了巴蜀楚地,叢林的那邊還在玩泥巴。

  成蛟最后又看向了北方,他的目光越過了錦衣,那里一顫一顫白花花。

  嗯?白花花?

  成蛟瞪大了眼睛,僵硬的扭頭看向蒲鶮,“這位是?”

  蒲鶮連忙拉過來介紹,“長安君,這是舍妹,蒲小樂。”

  咽了咽口水,眼睛又偷瞄了一眼,人如其名,真是不小了不小了。

  短暫的失態(tài)讓成蛟再次感覺到,自己受前身影響還是不小,好歹他也是穿越人士,師從天下名師,眼前不過是小場面而已。

  勉強收回視線,成蛟的眼睛“恢復”正人君子的模樣。

  接著之前的思緒,成蛟回想起自己曾經(jīng)和大學同學討論過一個問題:假如,你知道一條狗會咬你,你怎么辦?

  當時,他開玩笑說,先咬它一口。

  之所以開玩笑,因為怎么可能提前知道狗會咬你?

  不過現(xiàn)在,成蛟抬起頭,看著天空中似乎隨著他心情而變幻的天氣,久久出神。

 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,最讓他意難平的一段歷史當屬1644年崇禎在煤山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后華夏民族三百年的近代苦難史。

  雖然穿越的時間有些早,但成蛟覺得對于那些狗娘養(yǎng)的玩意兒,先下手為強,后下手遭殃。就算千年后他被程心們釘在十字架上日夜咒罵,也不愿意華夏民族凄慘的歷史再次重演。

  正如儒家所討論的那樣,九世猶可以復仇乎?雖百世可也!

  那么,子孫后代欠下來的債,就讓祖宗們還吧。

木小英

新人求追讀求收藏?。?/p>

按 “鍵盤左鍵←” 返回上一章  按 “鍵盤右鍵→” 進入下一章  按 “空格鍵” 向下滾動
目錄
目錄
設置
設置
書架
加入書架
書頁
返回書頁
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