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逐漸在眼中放大的刀子,成蛟絕望地閉上了眼睛,渾身顫抖了起來,這一次不再是偽裝,打了半天,他早已經(jīng)沒有力氣。
嗖——
就在這千鈞一發(fā)之際,一支利箭破空而入,精準(zhǔn)的擊中在持刀砍向成蛟的那位門客的腰子上,隨著弩箭的入體,被射中的門客發(fā)出一聲慘叫,巨大的沖擊力更是令他腳下一個踉蹌,摔倒在地。
咚!
“誰?”
他倒下后,其余人立即警惕地望向弩箭飛來的方向,那里人影晃動,傳來陣陣馬蹄聲。
?。?p> 不等眾人作好防御,睜開眼睛的成蛟突然慘叫一聲,捂住自己的胸口,如同之前那位門客一樣,踉蹌的摔倒在地。
看到成蛟也倒了,一個大大的問號浮現(xiàn)在周圍人的目光,他們有些無法理解,莫非來的人不是成蛟的援軍,要不然怎么連成蛟也一起殺?
這時,一個眼尖的門客氣指著成蛟高呼,“這家伙并沒有中箭!”
什么?
一個更大的問號出現(xiàn),你沒有中箭你慘叫什么?隔著給自己加戲呢?
不過,門客隊伍中并非沒有腦袋靈光的人,他想到一種可能,顧不上解釋,直接急促地叫道,“都伏地!”
說著,他自己先趴下去了。
其余人大眼瞪小眼,他們不是正規(guī)的軍隊,沒有令行禁止的條件反射,遲疑了一下,才打算按照那人說的照辦。
可是,已經(jīng)晚了。
成蛟的慘叫以及倒下仿佛是一個信號,在他倒下后,不過一個呼吸,密密麻麻的箭便射了過來。
短短的時間內(nèi),除了幾個身手矯捷的人,其余沒有來得及臥倒的人,再也無法主動保持站立姿態(tài),箭雨幫助他們完成了沒有完成的動作。
噗通——
噗通——
被射到的人,掙扎了不過片刻,便紛紛沒了呼吸,離開了人世間。
噠噠噠——
此時雨過天晴,陽光普照,
成蛟聽到馬蹄的聲音,顧不上陽光刺眼,他激動得抬起了頭,然后就看到一個騎在馬上像是鑲著金邊兒的人。
他瞪大了眼睛,這不是蒲鶮嗎?
“長安君……”
蒲鶮趕緊翻身下馬,剛把成蛟扶了起來,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,便被成蛟緊緊地抱住。
劫后余生,人生的大喜悅莫過于此了。
但現(xiàn)在的危險并沒有完全解除,也不是敘舊的時候,成蛟短暫的興奮過后,甚至沒有時間理會遠處的蒲小樂,讓蒲鶮把剩下的幾個人處理了之后,趕緊收攏隊伍,帶上杜壁的遺體,繼續(xù)往屯留撤退。
由于他們現(xiàn)在的位置距離屯留很近,所以這一次倒是沒有出現(xiàn)什么差池,在剩下的追兵到來以前成蛟一行人便順利回到了屯留城內(nèi)。
仍然在之前成蛟住的地方,老將軍梁早已經(jīng)在此等候多時。
成蛟看著他,沉默許久之后才緩緩說道,“梁將軍,對這件事情你怎么看。”
梁一臉肅穆,聽見成蛟的問題,毫不猶豫地回答道,“將軍,我建議再次派人將情況如實稟告給大王,在得到新的詔命之前,而我們只用堅守城邑即可?!?p> 成蛟點了點頭,他現(xiàn)在倒是不懷疑梁的忠誠,畢竟,如果他也是太后那一派的人,早就和杜壁串通好,然后前后夾擊自己了,那種情況就是一百個蒲鶮都救不了自己。
梁既然不是太后的人,那么可以肯定,如果自己造反的罪名落實后,屯留的這些將領(lǐng),有一個算一個,都跑不掉,都會被當(dāng)作反賊處死。
所以,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。
不過,對于他的建議,成蛟還是有些擔(dān)心,“我怕大王得不到我們的真實信息,恐怕真以為我們要造反,那個時候就糟糕了?!?p> “將軍,您是說,太后會用假消息蒙蔽大王?”
“是啊,無論是先前的王虎,還是現(xiàn)在的杜壁,他們的口號都是我成蛟叛亂,而他們則是奉詔討逆。說來可笑,屯留離咸陽上千里,就算我要造反,王庭得到消息再派大軍征討也要十日半月,如今,我腳還沒停熱乎呢,這邊的討逆就開始了。說不定,現(xiàn)在王庭中正在商討征伐我的事情呢。”
“將軍豈能蒙冤,到時候無論誰來,我都會為將軍申明清白。”
“呵呵?!?p> 聽到梁的話,一直默不作聲的蒲鶮突然冷笑一聲。
梁瞇起了眼,質(zhì)問道,“蒲鶮,你為何發(fā)笑?”
蒲鶮沖著成蛟拱了拱手,成蛟點點投,“先生,但說無妨?!?p> “嗯,梁將軍不要太過天真,你看那杜壁給過成蛟將軍辯解的機會嗎?恐怕他自己心中都清楚,將軍是不可能造反的,可是他還是選擇遵從所謂的詔命,這,老將軍,你還沒有看明白,嗎?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人不會為自己的蒙冤申辯,那就是死人,也就是說,從一開始,他們就根本不打算給你們辯解的機會?。 ?p> 頓了頓,蒲鶮接著說道,“只要把你們都?xì)⒌?,你們造沒造反還不是人家的一句話。”
說著,蒲鶮從身上掏出兩封詔書,遞給了成蛟,“將軍,這是從杜壁身上搜出來的。”
成蛟接過來,一封詔書用竹簡制作,是正規(guī)的軍事命令。
上面寫著,經(jīng)過密報,長安君意圖謀反,命皮牢城守將杜壁率軍伐之。
成蛟仔細(xì)翻看,這詔書是真實的。
在漢及漢以前,造紙術(shù)尚未改良,傳遞軍情下達命令大多數(shù)情況都仍然使用竹簡,寫好之后,捆好用繩子綁上之后,加上泥封。
為了防止造假,下達命令的人會在泥封之上加蓋印章,而秦王和秦太后的印章都是陰刻,也就是字體是凹進去的,蓋在泥封之上,會先露出凸出來的文字。
從泥封的殘余來看,上面蓋的正是秦王和秦太后的章,也就是說,這封討伐成蛟的命令,是正兒八經(jīng)的王庭文件,別管它是怎么來的,總之它是真實有效的,怪不得杜壁第一時間選擇執(zhí)行。
成蛟拿起另外一封詔書,這次的卻是奢侈的使用了絲帛,上面只蓋了太后一人的印,顯然,這是太后單獨給杜壁的密詔。
昂貴的用料上只有簡單的八個大字,內(nèi)容卻比上一封更加的殘酷,
“一人不剩宗族昌盛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