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歷史

響馬九斤

第41章做事留一線

響馬九斤 谷天一 2160 2022-07-04 15:26:05

  兩人上了沈江維的馬車,黃師爺乘坐的府衙馬車留在鎮(zhèn)公所。

  山上規(guī)矩嚴,到了晚上,能上山的人不多,更別提馬車了。

  上山坡道前修建了城門樓,包磊倆兄弟的團練所公房設在門樓里。

  車夫停下馬車,來到城門西側,拉著垂下的繩子晃了晃。

  銅鈴響過,城樓墻垛處放下個燈籠,包力探出頭吆喝道:“把臉湊到燈籠前,讓本大人瞅瞅?!?p>  沈江維打開車門探出半個身子,笑道:“你包力自稱本官,我這四品官如何稱呼?”

  “哎吆,沈叔,這事兒鬧得,您是朝廷官,小子我是這山的官,同僚,同僚,馬上下去哈?!?p>  沈江維狼狽回來,又平易近人,雖然頂著官身,山里人都拿他當家人看待,自然也沒人怕他。

  九斤的三個師姑已等候在東門外,府城內的消息傳進山里,每個人都心如刀絞。

  道門的情形已大不如前,大義上講蠱惑君上,貽誤朝政,危害社稷。

  民間也是驅鬼算命,坑蒙拐騙。

  自古民不與官斗,道門更是沒那個底氣,即便你富甲一方,也不敢挑戰(zhàn)那一枚大印。

  眾人進了林真人的值房,院子里就是老道的墳塋。

  簡單寒暄后,沈江維問:“黃師爺前來,有話直說,府衙到底是什么章程?!?p>  “今天同知劉大人的呈文,就等著知府大人簽發(fā)。

  “西河鎮(zhèn)人員往來頻繁,成分復雜,多的時候幾萬人聚集。

  “府衙的意思,派出官吏加強管理,所有人員入冊,土地房屋丈量確權?!?p>  沈江維不悅的看了黃師爺一眼:“黃先生,沈某不耐久坐,就不陪你聊了。”

  說完轉動輪椅就向門口走去,黃師爺趕緊起身:“沈大人,這里邊的事您不是不知,這不是難為老朽?”

  沈江維冷笑著:“你跑來挖土填坑,還拐彎抹角的說戲文,這里畢竟是道觀產業(yè),還要硬搶不成?”

  “沈大人,往年這個坑咱們有一年的時間,東湊西找把坑填上。

  “現在不成了,稅銀宮里過手,咱沒有填補的機會。

  “府衙今天商定,能填補這塊虧空的只有西河鎮(zhèn)?!?p>  二師姑沅嚴冷哼道:“西河鎮(zhèn)是咱家小九一磚一瓦建起來的,府衙可曾幫過一指頭?

  “現在張嘴要拿走,如此跋扈,真當道家容爾等任意踩踏不成?”

  “這位道長,真要強拿,何須黃某上山拜會?今年奴酋身死,天下即將太平,往后的好日子還長著呢。”

  沈江維冷笑著:“太平?登州那里,一船船的難民蜂擁而至,這就是你說的太平?

  “府衙有難處,拆借一二,哪怕是捐輸都無不可,現在呢?你這是刨根,一口吞啊,曹大人就是這個意思?”

  二師姑冷冷的說:“以為小九不在,就能為所欲為?想試試貧道的劍是否鋒利,盡管伸脖子等著?!?p>  黃師爺聽了猛地一驚,府城少有動蕩,以至于人們都忘了現在的情形。

  天下近半省份,官員都不敢離開城池,鄉(xiāng)間淪為盜寇之地,很多時候,奏折邸報都難以傳送。

  剿滅個小道觀不難,可這些高來高去的方外之人,隨時都能刺王殺駕,更何況府衙官員書吏。

  想到此也是語氣放緩:“府衙會盡可能給予補償,但凡能做到的絕不推辭?!?p>  沈江維轉回輪椅,示意黃師爺坐下,沉吟道:“做事留一線,日后好相見。

  “她大師姑,府衙勢在必得,盯上了西河鎮(zhèn)。

  “這鎮(zhèn)子,小九花費了心血,幾年間,從人人躲著走的窮山溝溝,變成現在遠近聞名的富庶之地。

  “官府沒有投入一錢銀子,沒有添置一塊磚瓦,伸手要連根拔,不合適,對不對?”

  “沈大人說的是,黃某也和曹知府談及此事。

  “知府大人說,只要價錢合適,府衙會號召鄉(xiāng)紳大戶購買這些產業(yè),也省的道觀樹大招風?!?p>  大師姑嘆口氣:“小九這些年,看著進了些銀子,這左手進右手出,多半錢扔進了北海難民營。

  “這些年共搭進去多少銀子,誰能算的清?難道不是為官府排憂解難嗎?!?p>  “是,當然是,黃某定當如實將真人的話帶回,總不能再讓觀里搭銀子?!?p>  事到如今,西河鎮(zhèn)僅剩下銀錢的事兒。

  三位道姑目送沈江維的馬車,漸漸消失在山道。

  三師姑靜月難過的說:“咱們如何給九兒說,他的鎮(zhèn)子咱們賣給官府了?”

  大師姑說:“九兒的心血不在西河鎮(zhèn),在北海。

  “只要沈江維給北海新村再要二十里地界,九兒一定高興?!?p>  沈江維最終沒要到二十里地界,只爭取到從北海新村南面沼澤地大橋,向南延伸了十里,一直到草甸村為止。

  整個北海新村成了南北十五里,東西二十里的難民區(qū)。

  這片西,北兩面環(huán)海,擁有兩座海島,一處鹽場的沼澤鹽堿地,成了九斤道長私人產業(yè)。

  里面的遼東難民,也成了九斤道長的私人財產,官府從此再不過問。

  曹知府和各衙官吏,各縣鄉(xiāng)紳僅用兩個時辰,就‘買’光了西河鎮(zhèn)道觀名下的鋪面。

  鎮(zhèn)公所的鋪面,留給沈江維和五個主事,繼續(xù)管理鎮(zhèn)上瑣事,維持運轉。

  沈寶成了在職的鄉(xiāng)長,領著五個管事,拿上了官府的月俸。

  十幾萬銀子的虧空,僅僅是工坊發(fā)賣就填補平整,還剩下近六萬多兩銀子。

  張知縣沒了收入,眼珠子通紅,跑到府衙催問陶員外的官司。

  曹知府不但宴請了他,還把小女兒許配給他家老五為妻,從此成了親家。

  山上得到十五萬兩銀子的變賣款,寶坤和廣輝的四海商號,搬到鎮(zhèn)公所的一樓鋪面里。

  曹知府在黃師爺‘勸誡’下,征發(fā)徭役六千人。

  在草甸村北側,開挖長二十里,寬三百步,深一丈的大溝渠,引來了王河水,并貼心的修筑了石拱橋。

  在南側橋頭建了五十人的巡檢所,‘保護’北海新村的難民安全。

  劉本昌和那什圖帶領一萬難民,僅用五天時間,就在石橋北側修筑了兩丈高的城門,上刻北海新村四個字。

  城墻向西延伸五里,一直修到海水里。

  向東則是在河北岸移植了寬五百步,長二十里的荊棘叢林帶。

  這條荊棘叢林成弧形,北端繞過新二村直通入海。

  站在新修建的城門樓上,劉本昌對那什圖,王吉,和剛趕到的王英等人說:“哪怕拼上咱們所有人的命,也要給道長守住這片家業(yè)?!?p>  

按 “鍵盤左鍵←” 返回上一章  按 “鍵盤右鍵→” 進入下一章  按 “空格鍵” 向下滾動
目錄
目錄
設置
設置
書架
加入書架
書頁
返回書頁
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