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完午膳,蕓娘想了想,叫上兩個丫鬟陪著,其他人照顧兒女,復(fù)又出了客棧。
王念念此時美餐一頓河鮮,意猶未盡,還打了個哈欠。
被機敏的凌香看見,把她抱去了床上,見小姐頭一歪就睡著了,自己坐在床邊的小兀子上開始做針線活。
小引章還沒吃完,陳嬤嬤正耐心地哄著他多吃幾口,小引章不愿意,見姐姐都走了,扭著身子朝姐姐伸手,動作幅度很大,把陳嬤嬤手里的飯勺都打掉了。
凌香放下手里的繡帕,過去拿了布巾子仔細清理地面的食物。
等小引章也躺到床上,見姐姐已經(jīng)閉上眼,自己擺了個大字跟姐姐并排躺著,也閉上了眼睛。
陳嬤嬤靠近床邊給少爺掖被,小引章嘟噥著翻了個身,已經(jīng)睡著了。
她慈愛地注視著這姐弟兩的睡顏,輕手輕腳地走開了。
山匪又來了!
王念念夢里夢見被山匪拿著大刀追砍,小小的自己騎在馬上,馬兒卻突然停了下來吃起路邊的野草,兇狠的山匪追至,猙獰著朝她舉起了大刀......
她費勁地睜開眼睛,小引章正爬在她手臂上,用力扯她的被子,但錦被被自己的身子壓住,他漲紅了臉也扯不動。
窗外一抹晚霞像塊紅綢似的掛在紙糊的窗欞上,原來已經(jīng)傍晚了。
姚黃過來抱過小引章,要給他穿衣服,王念念則是徹底醒了過來。
魏紫敲門進來,手里還提著兩個食盒,房間里的人動起來,凈了手準(zhǔn)備用晚膳。
一夜相安無事。
寅正,大家已經(jīng)收拾完畢準(zhǔn)備出發(fā),王念念數(shù)了數(shù),車隊里又多出了三輛馬車和幾個人,只是這一次除了陳安,其他鏢師都走在了末尾。
車馬又行了一天半,到達未峰縣境內(nèi)。
此時午時剛過,暖陽在空中高懸,寒風(fēng)依舊冷的刺骨,路邊還有好些地方都結(jié)了冰,雪水正順著樹枝滴落。
姚黃興奮地開了半邊車門,指給凌香介紹,遠遠的,順著官道延伸的方向能看見遠處一大片山脈綿延起伏,山脈中間的高峰直插云端,周圍群山頂部云遮霧繞,非常壯觀。
姚黃抓住小引章動來動去的小手,指著最高的山峰道:“小少爺您看,我們到家啦,那個最高的山叫做未峰,我們馬上到家能見著祖母了,還有太祖母,她們都在家里等著小少爺。”
蕓娘已經(jīng)挽好頭發(fā),穿戴了首飾,衣著比京城更是講究。
佘氏抱著孩子抬頭看了一圈又縮回去,頭埋的更低了。
凌香驚嘆地看著,自己身處中原,生長在那個羅仲城,又在小小的院子里長到十五歲。沒有見過大江,也沒有見過如此高的山峰,她此時有個念頭,自己將來會不會走得更遠,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?
王念念透過縫隙看了幾眼,暗贊了聲好景色,心中也充滿了期待,到了家,也算能安穩(wěn)長大了吧?
只有長大,自己才能得到自由。
大家已在路途中過完小年,今日已經(jīng)十二月下旬,只消過幾日便是春節(jié)了,一個個車廂里,多數(shù)人都充滿了回鄉(xiāng)過年的喜悅。
還未進城門,就有一位年約二十七八的錦袍男子帶了幾個人在官道上等著,陳銘率先下馬車迎了出去,兩人一番寒暄,又與守城官兵報了家門,官兵殷勤地作揖,抬手將人放進了城。
向右走過幾條街,車馬停在一處街口,王念念聽見蕓娘下車與那錦袍男子見禮:“大伯,勞煩您過來接我們?!?p> 原來這便是父親的兄長王彥文。
蕓娘又與父兄道別,還柔聲囑咐浩廣幾句,最后說道:“你可記得常來看姑母,若在家無趣,留在姑母家里陪表弟表妹們玩也是好的?!?p> “是,”陳浩廣揚起小臉,“謝過姑母,我也很喜歡引章小表弟,快要過年了,姑母您可要把表妹和表弟也帶回來,我們一起玩爆竹?!?p> 蕓娘摸了摸他的頭,沒有拒絕,“好好好,那浩哥兒在家也要聽父親的話,一個人不要亂跑?!?p> 又囑咐了女兒幾句,陳進之一行人與他們分別,看他們離去后王彥文還在馬上揮手,“多謝親家老爺一路護送!”
王家的車馬動起來,又過了一條街,蕓娘似乎很緊張,時不時地問姚黃:“你看我這頭發(fā)可還整齊,衣服可還妥帖?”
姚黃把二奶奶從頭看到腳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哪里不對,“二奶奶您就放心吧,哪里都好,這身云錦小襖還是剛上身的,很是漂亮!”
問多了,凌香也開始緊張起來,王念念見她抱著自己的手都出了汗,拿出帕子擦了又擦,最后索性把帕子捏在了手里。
從一條名叫永樂的長街穿過,這里兩旁都栽種著粗壯的大樹,路過兩條小巷低屋,過了一排高高的院墻,車馬漸漸停在一處寫著“王氏宅院”的大門口,黑漆厚重的大門兩旁的石獅子張牙舞爪。
王家府門大開,大門的石階上站了一群男女老少,中間圍著一位四十出頭的婦人,她身穿湖藍色圓領(lǐng)對襟翠紋織錦羽氅衣,米色暗花細絲馬面裙,頭戴蓮花滿地嬌分心,打扮得分外隆重。
她面帶喜悅,眉目舒朗看著車馬行近。
一群人下過臺階,向踩了下馬石的王宜祿行禮。
“老爺您回來了,”只見走在最前頭那婦人眼眶一紅,下過臺階給王宜祿行禮,“一路可好,路途可還順利?”
“都好,”看到多年不見的老妻,王宜祿忙伸手去扶了,端詳著她的神色道:“一切都好,家里這些年多謝夫人看顧,夫人辛苦了!”
得到關(guān)懷的崔氏喜極而泣,忙用帕子擦了擦眼角,嘴里道:“哪里就值當(dāng)老爺一句辛苦,這本是妾身分內(nèi)之事?!?p> 抬眸往丈夫身后看去,蕓娘正從丫鬟手里接過章哥兒,看見婆母看過來,向前走了一步就要跪下請安,口中已經(jīng)在請罪了:“母親,不孝兒媳陳氏給母親請安。”
被包得只剩一張小臉的小引章,眼珠子咕嚕嚕地轉(zhuǎn)動到處看,崔氏瞬間心軟,“不必多禮,別凍著孩子,”她搭把手把蕓娘扶起來,愛憐地摸了摸孫子削似王家人的臉蛋。
并沒有把手收回,崔氏左顧右盼,“另外一個呢?”
凌香忙上前一步,挪動手臂讓她看得更清楚,包被內(nèi)的王念念只感覺一股香味直沖鼻端,對著祖母那張慈愛的臉,友好的笑了笑。
崔氏大悅。
“這就是你新給我添的兩個小孫子,兩個小家伙長得可真好,”她說完,又問蕓娘:“路上孩子沒凍著吧?對了,二郎怎么沒看見人?”
原來報信的人并沒有說父親不見了......
王宜祿咳嗽一聲,惹得崔氏轉(zhuǎn)頭過來過問,前者覺得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,讓眾人先進府,“都已經(jīng)回來了,有什么話晚些再說吧,先進府梳洗,我們還帶了鏢師和幾房家眷,房間都準(zhǔn)備好了嗎?”
崔氏也覺得站在寒風(fēng)口不宜多話,咽下千言萬語,只說準(zhǔn)備好了,側(cè)身讓丈夫先進門。
王宜祿率先邁了步子,崔氏緊隨其后。
她走了兩步,想到了什么,回頭招呼了蕓娘一句:“看我,外邊冷,你先帶著孩子們回院子,晚點過來主院用晚膳,給你們接風(fēng)?!?p> 又指了指丫鬟手里一個戴紅色斗篷的小姑娘,“盈姐兒,你也好久不見了,帶回院子看看吧?!?p> “是,多謝母親?!?p> 人群中戴紅色斗篷的小姑娘松開丫鬟的手竄出來。
蕓娘看著那個小人影滿臉驚喜,行了個福禮送婆母先行。
年約六七歲的小姑娘抱著蕓娘的手臂,眼神怯生生的,好像不習(xí)慣這樣撒嬌,“母親!母親您回來了,女兒很是想您?!?p> “盈姐兒!”
蕓娘把兒子遞給旁邊的姚黃,有些激動的蹲下身子,摟住了大女兒問題一個接一個:“娘親回來了,你長高了不少,在家里這兩年可還乖?可聽祖母的話?可聽伯母的話?”
王曉盈松了口氣,她張了張嘴,還未開始答話。
“喲,弟妹你可回來了!”旁邊一位二十六七歲年紀(jì),穿著四喜云紋錦緞氅衣,妃色純面百褶裙的年輕女子疾步來攜了蕓娘的手。
她身量不高卻長得珠圓玉潤,略顯富態(tài)的臉上讓那雙眼睛變小了不少,未語先有笑:“盈姐兒可是天天盼著,聽聞你要回來,這兩天都吃不好睡不好?!?p> 她對蕓娘擠了擠眼睛,顯得兩人很熟稔。
“大嫂,”蕓娘收回眼眶的淚,牽著王筱盈對那位婦人行了個福禮,“我與盈姐兒兩年未見,她怕是都不怎么記得我這個做娘的,我看她已是長高了不少,還得多謝母親和您的照顧?!?p> “都是一家人,何必謝來謝去,不過盈姐兒我確實是出了力的,天冷要加衣,天熱防中暑,我?guī)椭锾幚砑沂驴墒强搭櫫擞銉翰簧?,就說那前兒間剛?cè)攵臅r候......”
看她一張嘴就是滔滔不絕,王彥文看不下去了,連忙拉過她的衣袖,“好了,弟妹剛回家,風(fēng)塵仆仆的,讓他們先行回院子里休息,待安頓好了你再問。”
“大伯,”蕓娘屈身行禮,對他感激一笑。
“干嘛拉著我,我跟弟妹話一下家常,現(xiàn)在還早著呢!”見妻子劉氏還要再說,王彥文索性拉住不情不愿的劉氏往大門內(nèi)走。
轉(zhuǎn)身對弟媳揮手道:“弟妹一路辛苦,我們先行一步,待會等著你們一起用晚食?!?p> 看他們進了,蕓娘舒了口氣,這才有空吩咐陳嬤嬤:“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許多,奶娘您先讓鏢師們把箱籠抬去秋思居的正房,然后安排他們在前院用膳,其余的過幾日再說?!?p> 又招呼王家大管家王喜安排他們住處。
“先進去,耽擱著老半天,別凍到孩子們,”她邊朝門內(nèi)邁步又看向魏紫,道:“父兄把那幾房人都給我了,待會你問趙粉后罩房可打掃了,把人都安排進去,佘氏就住去西廂房,把賽玉先派給你用?!?p> 兩人齊齊應(yīng)是,帶著車馬去了側(cè)門。
王念念被凌香抱著,跟著蕓娘跨進了大門,起初她還想著記路,七拐八拐后已經(jīng)放棄了,索性不再往外瞧,反正自己長大后也能熟悉起來。
一路都有丫鬟小廝婆子們半蹲下去行禮,在外院還有年紀(jì)大的管事上前問好,蕓娘偶爾攀談幾句,或者只是微笑走過。
穿過一座帶抱廈的花廳,跨入垂花門,再向左,路過一個小竹林,再行入一個大的月洞門,略多走幾步,并不過右側(cè)的甬道,往前行,一個漂亮的大院子秋思居就在眼前。
進了院子,對面正房的廊下左邊是一座假山,右邊種了一株高大的三角梅,此時枝丫伸展一片紅艷艷。右邊東廂房廊下連著院墻一角種著幾株湘妃竹和毛竹,寒風(fēng)一吹,沙沙作響。左邊西廂房廊下種著各色爬藤花草,這個季節(jié),居然有幾朵還打著花苞,院子里散發(fā)著冬日的生機。
有個身穿嫩黃色襖子,紫色比甲的圓臉大丫鬟帶著兩個婆子和兩個小丫鬟在正房門口眺望,見蕓娘過來,忙走進院子,沒等人近前就蹲下去行禮,
為首的大丫鬟抬起頭來,未言先有淚,“二奶奶,奴婢可把您給盼回來了!”